立陶宛

 

国名: 立陶宛共和国

面积: 6.52万平方千米

人口: 376.5万。其中立陶宛人占80.1%,俄罗斯人占8.6%,波兰人占7.7%,其余为白俄罗斯人,乌克兰人,犹太人

首都: 维尔纽斯

简况:

欧洲波罗的海东岸的共和国。较多居民信奉天主教,其次是东正教。

立陶宛工农业均较发达。工业以电子、电机和无线电器材工业、计算机设备工业、仪表和机床制造等较突出。农业以畜牧业为主。资源较贫乏,仅有泥炭和矿物建筑材料。所需的石油、天然气、棉花和金属等主要由前苏联其他共和国提供,粮食不能自给。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输往前苏联地区。独立后,向西方市场经济过渡。私有化进程全面展开 。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2808亿库邦(前货币)。货币单位为里特(1993年发行 ), 汇率为4里特兑1美元( 1994年10月14日)。工业方面,生产前苏联90%的电动机床和大部分电子计算机、录音器材、钻头和电焊机,100%的家用电表,70%的电视机元件,30%的拖拉机零件。化肥产量占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第一位,化纤占第二位。工业产品有化肥、纸浆、纸、水泥、自行车、电冰箱、录音机等。在农业中,畜牧业产值占70%。种植业生产谷物、亚麻、甜菜、马铃薯和蔬菜。畜牧业以奶、肉为主,饲养牛和猪。养蜂和养鱼业也较发达 。
  交通发达,以铁路为主。铁路全长约2030千米。公路全长约3.9万千米。内河航线约628千米。克莱佩达海港为立陶宛重要港口城市,四季通航。空运航班除与前苏联各国通航外,还有国际航班飞往哥本哈根、法兰克福和柏林。天然气管道从乌克兰通至维尔纽斯、考纳斯等地。
  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。 主要出口食品 、饮料 、烟、纺织品、机床和电子设备、畜牧产品;进口黑色金属、化工制品等。主要贸易伙伴是俄罗斯、乌克兰、德国和波兰。
  文化教育 1989 年有学前机构 1422 所 ;普通教育学校2147所,中等专业学校65所,高等学校14所。主要高等学校有维尔纽斯大学、维尔纽斯工业大学等。立陶宛现有电台17家、电视台37家。报刊主要有:《立陶宛艾达斯报》、《立陶宛回声报》、《立陶宛早报》、《真理报》等。政府设有立陶宛国家通讯社。
  立陶宛与中国于 1991年9月14日建交后两国友好关系稳步发展。两国已签订了经济贸易合作协定、科技合作协定 、领事协定、互免签证议定书,草签了投资保护协定。

 

景点推荐:

1,维尔纽斯老城

2,黎明门

3,市政府广场

4,维尔纽斯大学

5,立陶宛总统府

6,大教堂

7,盖迪米纳斯山丘

8,圣安娜教堂

9,克格勃博物馆

10,特拉凯城堡